发布时间: 2023-09-05
2021年3月26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崔鹏研究员做客武汉大学珞珈讲坛第338讲,带来题为“川藏铁路灾害风险及其防范”的学术报告。讲坛由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水利水电副院长李典庆教授主持,武汉大学校长窦贤康院士为崔鹏院士颁发珞珈讲坛纪念证书。
(窦贤康校长为崔鹏院士颁发纪念证书)
崔鹏院士从国家需求、工程难题与挑战、工程灾害防治、研究进展、研究展望五个方面介绍川藏铁路这一战略性工程,并谦逊地表示讲述内容不是个人也不是团队独有的,而是国内研究重大工程风险防控的100多名科学家的共同成果。川藏铁路工程是跨世纪的大工程,诸多科研工作者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到现在陆续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
崔鹏院士指出,川藏铁路工程在地球内、外动力及工程扰动作用下,面临诸多工程安全风险。需考虑区域工程地质环境、活动断裂、超长深埋隧洞工程、山地灾害、气象灾害、生态环境等诸多因素,涉及深埋长隧道、高切边坡、超深桥桩、超大桥梁等特殊工程结构的复杂工程环境。高质量高标准地建设川藏铁路工程需要相关领域科研工作者的共同协作。
崔鹏院士及其合作研究团队目前已在特大灾害发育机理、灾害动力演化规律、古灾害事件重建三个方面取得进展,勘探了区域工程地质环境,查明了铁路沿线12条活动断裂的几何学和活动特性,完成了工程地质分区评价,阐明了板块运动的工程地质效应,确定了潜在地质风险区域,定量评估了多尺度灾害风险,提出避灾选线-线路优化-风险防控的技术体系,规避了98.28%的滑坡和97.47%的泥石流灾害,研究了超长隧道工程防控技术,建立了川藏铁路灾害风险综合防治体系。
(崔鹏院士作报告)
数百名年轻学子和教师与崔鹏院士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学习。针对川藏铁路桥隧比为93.94%的选线原因,大尺度多因素耦合模型与小尺度模型在川藏铁路沿线避灾防灾减灾方面的作用,以及如何将地质构造、降雨、工程扰动等多因素考虑到灾害的风险评估防控之中等诸多问题进行了讨论,崔鹏院士对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肯定了同学们积极探索、大胆猜想、热心科研的精神。
崔鹏院士现任中巴地球科学研究中心主任、“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专题联盟——国际防灾减灾科学联盟(ANSO-DRR)共同主席、联合国减灾署灾害风险综合研究计划国际科学委员会委员、川藏铁路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线站总体组副组长、中国水土保持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等。主要从事泥石流、滑坡、堰塞湖等山地灾害与水土保持领域的研究。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国科学院杰出贡献奖、四川杰出创新人才奖、世界水土保持协会“杰出研究者奖”、中国科协“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创新争先奖等荣誉和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