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3-09-05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对于学术而言,创新也是学术发展的本质要求。学术的发展,从根本上说,无非是对未知的探求。如果一味因袭前人、墨守成规,亦步亦趋、人云亦云,因循守旧、故步自封,那学术就没有了生命力,没有了活力。鲁迅曾经把文化的发展比作“如长江大河的流行,无法遏止,假使能够遏止,那就成为死水,纵不干涸,也必腐败的。”学术同样不能永远“维持现状”,而必须不断创新,这样才能始终奔腾向前。客观世界是千变万化的,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了解和认识也应该不断地发展变化;社会实践是永无止境的,理论创新和学术创新也就没有止境。
拿历史学专业来说,这本来是一门研究既往岁月的学科,它的考察对象是过去的人和事,甚至千百年以前的人和事,一切似乎早已尘埃落定。但是不是因此就可以率循成说,不需要进行新的探索、新的研究了呢?当然不是。事实上,人们对于人类历史的认识,由于历史的、社会的种种局限,也由于历史资料的无法穷尽,所以永远总是不完整的,不可能最终完成。胡锦涛同志说:“浩瀚而宝贵的历史知识既是人类总结昨天的记录,又是人类把握今天、创造明天的向导。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人类不断在以往历史的基础上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的历史。”对于今天的史学工作者来说,责无旁贷的使命和任务,就是要在历史资料的发掘和掌握、历史现象的判断和分析、历史规律的认识和把握等方面,不断扩展新的视野,取得新的进展,作出新的概括,达到新的境界。只有这样,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名副其实的学术研究工作。
学术创新是艰辛的,任何一位严谨的、具有科学责任心的学者,都会对学术创新的甘苦有深切体会。真正意义上的学术创新,决不是天马行空、随意臆测,决不是无根据的空想瞎说。胡锦涛同志强调指出:“理论创新必须以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前提,否则就会迷失方向,就会走上歧途”。同时,学术创新的健康发展,还需要注意这样两个问题:一是学术成果必须符合客观实际,接受社会实践的检验。对于历史学来说,则是要符合历史的真实,接受客观历史实际的检验。二是应该正确地对待传统。对传统必须做辩证的、科学的分析,好的就坚持、就继承;坏的或者错的就否定、就摒弃,并用新的观点、新的结论取而代之。学术就在这种辩证对待传统的过程中得到发展、不断前进。
当前,全社会的创新意识大大加强,学术空气空前活跃,令人欣喜。但也要看到,确有一些人用肤浅的、浮躁的目光和态度去对待学术创新,没有任何事实根据就可以轻易“建构体系”,任意“创立新说”,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勇气提出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观点。这种哗众取宠的做法,虽然打着“创新”的旗号,其实是对创新的亵渎,于学术的发展有害无益。对于这样一种现象,实在值得我们重温一下恩格斯的如下一段话:“即使只是在一个单独的历史实例上发展唯物主义的观点,也是一项要求多年冷静钻研的科学工作,因为很明显,在这里只说空话是无济于事的,只有靠大量的、批判地审查过的、充分地掌握了的历史资料,才能解决这样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