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3-09-05
九成高校、院所“零”专利,折射出的问题令人深思。河南省一所高校的负责人感慨道:“眼看着被冠以‘国内领先’的鉴定成果越来越多,但服务社会的能力不仅没有迅速提高,却反而离市场需求越来越远。这种‘职称型科研’早该转型了。”
当前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使得各高校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一方面各大学都在争项目、争资金、争人才;另一方面在科研上也都在比论文、比鉴定成果、比获奖。大风气是如此,而很多教师搞科研也多为典型的职称驱动,被称为“职称型科研”:在评职称前,尚可勉强算是科研的主体,职称评完之后,许多人便“刀枪入库”。在“职称型科研”的导向背后,是科技创新的风险激励机制的滞后。对许多教师而言,搞科研本身就有风险,而且往往赔本,远不如讲几节课来得实惠;就算有了专利成果,还不是为了评职称?
“重成果、重论文、轻专利”,是许多高校和院所的通病,许多成果往往是专家一致认可,市场了无反应,甚至导致一些宝贵的知识产权白白流失。河南省知识产权局的同志介绍说,许多高校和院所下大力气搞出的科技成果,完成后急于鉴定、公开发表论文,在学术会议上交流,在国内展览、销售使用,从而丧失了申请专利所必备的新颖性,错失申报专利的条件和时机,不能被授予专利从而受到法律保护。一方面这些单位专利产出过少、转化率低;另一方面少数发明人把申报专利当作评定或晋升职称、提高待遇和身价的筹码,而不是把它作为权益和财产依法进行保护,专利证书到手便大功告成,不按时交纳年费而使专利自行失效,损失巨大。
如何尽快打破当前许多高校院所“职称型科研”“卡拉OK”式的成果鉴定怪圈?许多专家建议,必须强化“知识产权是第一竞争力”的认识教育,尽快建立有效的专利激励和科研管理机制,让资源优势真正转化为竞争优势。(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