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04-11-11
各位院士、专家和代表:
2002年3月,原国家计委和水利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决定用3年半左右的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工作。2002年6月,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水利部牵头,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农业部、国家环保总局、国家林业局以及中国气象局等八部委局联合成立了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启动了水资源综合规划的编制工作。
在国家各有关部门、流域机构和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厅局及有关单位两年多的通力合作和共同努力下,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第一阶段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调查评价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并取得了重要成果。今天我们邀请徐乾清、陈志恺、张蔚臻等院士、资深专家和有关部门的领导及代表,共同审查《中国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调查评价》的成果,以便修改完善后尽早上报国务院,为国家决策重大水资源事项,进行主要江河水量分配,建立初始水权分配制度,深化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奠定很好的基础。
在此,我代表水利部和汪恕诚部长向参加审查会的各位院士和专家,各有关部门的领导及与会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下面,我讲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深刻认识加强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意义
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始终面临着一个长期而重大的制约因素,这就是资源的约束。人口多、发展快、资源少是我国可持续发展中必须长期面对的现实。因此,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强调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节约保护资源,强化政府对资源的社会管理;强调五个统筹,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水资源短缺是当今世界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在我国表现的尤为突出。2002年,在南非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上,列出了全球可持续发展的五大课题,即水、能源、健康、农业和生物多样性,其中把水资源问题摆在了首位。从近几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来看,保障水资源安全、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等问题已经成为我国今后经济社会发展中将要努力应对的主要挑战,这是世界上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进程中的共性问题。
水资源问题包括水与发展、水与环境和水的管理,不仅涉及到经济发展,更涉及到改善人的基本生存条件、消除贫困和社会稳定。所以,在世界各国因各自的传统、发展阶段、制度、文化等不同而对许多问题争论不休的时候,却对水资源的管理体制达成了共识,这就是水资源的统一管理(Integrated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联合国明确提出了判断一个国家是否实施了水资源统一管理的六个判据:即是否有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水资源政策、规划和相关法律法规;是否建立了国家水资源监测和管理信息系统;是否有国家层次和流域层次的水资源配置和实施方案;是否建立了水资源管理和开发利用中的投资机制和执行效果的评估机制;是否建立了水资源管理的透明性和公共参与机制;是否实现了由一个统一的机构对上述各项内容负总责。由此可见,解决水的问题已经上升到能否维系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而加强水资源管理则是解决水问题的核心和基础。
水资源是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性资源和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水利工作,把水利放在了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建设的首位,"九五"以来,共投入水利建设资金5500多亿元,其中中央水利投资2770亿元,水利改革与发展的步伐进一步加快,水利基础设施保障和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但从战略性资源的定位来看,过去8年,水资源状况不但没有得到改善,而且还有恶化的趋势。根据这次水资源调查评价的成果,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仍然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但是分布更加不均匀。近20年黄河、淮河、海河、辽河4个流域水资源数量减小的幅度均超过了10%,其中海河流域水资源量减幅达25%。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普遍偏高,一些地区的供水量已经超过水资源可利用量,严重挤占生态用水,导致了河道断流、河湖萎缩、草场退化、沙漠化加剧、地下水漏斗扩大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在水资源短缺的同时,我国总体用水效率不高,用水浪费严重,全国平均单方水GDP产出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5,工业万元产值用水量为发达国家的5~10倍。此外,严重的水污染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状况,破坏了生态环境,降低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有的地区和城市的水质恶化已经危害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解决水资源短缺矛盾和保障用水安全,迫切需要强化政府对水资源的社会管理职能,切实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建立以水权管理为基础的水资源配置和用水定额管理体系,合理开发、优化配置、高效利用、节约保护、科学管理水资源,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不断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水资源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