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提高我国科技源头创新能力——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陈宜瑜院士

发布时间: 2004-10-20

 在纪念“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实施10周年之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陈宜瑜院士接受了我们的专访。

  记者:近年来,在研究如何促进我国科学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中,科技源头创新一词使用频率很高。请您解释一下,什么是科技源头创新?

  陈宜瑜:江泽民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特别要抓好科技的源头创新”。我们认为,“科技的源头创新”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创新的位点”。大家知道,研究与发展活动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在这个知识创新活动的链条中,基础研究处于上游,是知识供给的源头。科技源头创新,就是指基础研究的创新;科技源头创新的能力,就是基础研究创新的能力。二是“创新的质量”。源头创新强调原始性创新。科技源头创新能力是对创新质量的一种要求,强调研究成果的“原创性”和对科学进步的重要性。它意味着在已有的知识系统中引入全新的和根本性的概念,并能导致系统的重大变革。

  记者:为什么要重视提高科技源头创新能力?

  陈宜瑜: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了解基础研究的特点和规律,要有宽阔的世界眼光,要有对我国国情的深刻认识和把握。我想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说明:

  (一)基础研究很重要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已明显前移到基础研究水平的竞争。谁在基础研究上占优势,谁就在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基础研究已成为世界各国的重要战略资源之一。

  基础研究是高新技术发展的重要源头。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产业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新的变化趋势,科学理论往往超前于技术和产业,并引起技术和产业的革命。人类在高科技领域取得的伟大成就,无不根植于基础研究。20世纪的技术已名副其实地成了“基于科学的技术”。

  基础研究是培育创新人才的摇篮。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科技创新人才特别是杰出创新人才将成为决定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我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也有赖于基础研究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基础研究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我国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对基础研究提出了一系列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包括实现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与环境;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应对人口老龄化以及有关国家安全的种种问题。只有实现基础研究的繁荣和发展,才能为解决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大关键问题提供科学的依据和途径。

  基础研究是建设先进文化的基础。基础科学既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建设先进文化的基础。人类在探寻规律和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凝结成的科学与人文精神以及基础研究所汇集的智慧结晶,促进了人类思想的一次又一次解放,不断充实了促进人类文明发展的先进文化。

  (二)我们正面临着科学革命的挑战

  胡锦涛同志在今年的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世界科学技术酝酿着新的突破,一场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之中。”新一轮科学革命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可能远远超过以往任何一次科学革命。面对新的科学革命的来临,世界各国纷纷提出应对之策,其中之一就是大力加强基础研究。

  (三)提高科技源头创新能力是中华民族的必然选择

  我国能不能抓住新的科学革命带来的机遇并有所作为?在新的科技革命之中,如何使基础研究为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充分的知识和人才的支撑?这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和回答的重大而迫切的问题。努力实现基础研究的繁荣和发展,大幅度提高科技源头创新能力,跻身世界强国之列,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的战略选择。

  记者:请介绍一下我国当前在基础研究方面的情况。

  陈宜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基础研究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时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一是初步奠定了在新的科学革命中有所作为的基础。20多年来,党和政府对基础研究的战略地位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促进发展基础研究的重大举措。二是整体水平明显提高,居于发展中国家前列,正处在从跟踪向原始性创新、由量的扩展向质的跨越的转变之中。在一些领域取得了突出成果,在国际上已占有一席之地。三是建立了具有相当规模的老中青相结合的研究队伍,基本形成了较为完整和相互衔接的研究体系,涌现了一批能与国际科学界对话的研究群体。四是加大了对基础研究的投入,从1991年的7.43亿元增加到2001年的55.6亿元,11年间增长6.48倍,年均增长22.3%。五是积极推进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调整基础研究结构和布局。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我国基础研究工作的现状还不能令人满意,如整体创新能力和水平落后于国际平均水平,许多高新技术的核心知识依赖于引进,源头知识创新严重滞后于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需求。此外,研究论文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