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东教授主持的项目通过湖北省科技成果鉴定

发布时间: 2015-04-03

2015年4月3日,湖北省科技厅在武汉组织召开了由武汉大学、河海大学、白莲河抽水蓄能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抽水蓄能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理论与工程实践”科技成果鉴定会。华中科技大学张勇传院士、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钮新强院士、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郑守仁院士等7名知名专家学者组成了鉴定委员会。湖北省科技厅副厅长郑春白、武汉大学副校长李斐、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何莲等领导出席了鉴定会,杨建东教授代表课题组汇报了研究成果。
      鉴定委员会听取了项目组的工作报告和技术报告,审阅了相关技术资料,经质询和讨论,一致认为项目组提交的鉴定资料齐全规范,符合科技成果鉴定要求。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同时建议进一步开展“过渡过程中水机电耦合作用下轴系振动与扫膛机理”等研究。该成果主要创新点包括:
      1、提出了水力机械全特性空间曲面表征方式;建立了水泵水轮机全特性非均匀B样条曲面模型;研发了构建任意比转速水泵水轮机全特性空间曲面的软件。
      2、提出了基于模型脉动压力等值线图的过渡过程的计算模型,包括复杂管网系统过渡过程计算的广义特征线法以及基于转速偏差函数机组的数学模型等,消除了由于多值带来的计算不稳定问题,实现了抽水蓄能电站过渡过程的精细化数值模拟。
      3、提出了基于水泵水轮机全特性选取导叶关闭规律的基本方法和空载及飞逸工况稳定判据;完善了抽水蓄能电站调压室设置条件及“一洞多机”流道布置原则;丰富了抽水蓄能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理论与控制策略。
      4、研究建造了国内外首座抽水蓄能电站过渡过程整体模型实验平台,开展了现场难以进行的相继甩负荷、飞逸工况以及导叶关闭规律对比实验等,检验了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成果的正确性。
      该研究成果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创新突出,已成功应用于白莲河、广蓄、天荒坪等30余座大中型抽水蓄能电站,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