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0-06-02
2010年5月30日,湖北省科学技术厅在武汉主持召开了由武汉大学等单位完成的“水稻灌区节水增产高效减污综合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鉴定会。来自清华大学、中国农业节水与农村供水协会等单位的7名专家组成了鉴定委员会,清华大学雷志栋院士担任专家组组长。项目负责人崔远来教授代表项目组向专家们汇报了项目的研究成果。武汉大学副校长蒋昌忠教授到会致欢迎词。茆智院士、武汉大学科发院、水利水电学院、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湖北省漳河工程管理局、江西省灌溉试验中心站等单位的专家、领导出席了成果鉴定会。
自1999年以来,本项目组成员围绕“水稻灌区节水增产高效减污综合技术研究与应用”开展了长期深入的研究,其取得的主要成果在于:
一、考虑不同的灌排模式和施肥制度,系统地提出了以节水、增产、高效、减污为目标的水稻高效利用水肥的综合调控技术,分析了这类技术对此四方面的定量影响和各个方面的相互影响及其机理。将水稻节水灌溉节水、增产作用扩展为节水、增产、高效、减污四方面,拓展了灌溉排水的研究与实践;
二、首次提出了减轻水稻灌区面源污染的“三道防线”理念,研究了“三道防线”中影响污染物排放的因素及其规律,以及具体的减污技术,构建了相应的面源污染负荷适宜生态治理模式;
三、初步探明了不同尺度间农业面源污染物排放的尺度效应及其污染负荷的变化规律,提出了有利于灌区水肥资源高效利用及减轻农业面源污染的水肥调控技术;
主要研究成果在湖北、浙江、江西、广西等四省区的7个灌区进行较大面积推广应用,产生了显著经济与社会效益,在降低水稻灌区面源污染方面具有重大环境效益,有广阔的推广应用价值。
专家组一致认为,该成果总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提出的“三道防线”减污综合技术居国际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