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07-04-23
“大型水电站压力管道和蜗壳结构设计理论研究与工程应用”
成果鉴定会顺利召开
2007年4月22日,在湖北省科技厅组织下由武汉大学等单位完成的“大型水电站压力管道和蜗壳结构设计理论研究与工程应用”成果鉴定会在武汉大学召开。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谈广鸣教授致欢迎词,鉴定委员会主任张勇传院士主持了鉴定会。鉴定委员会由来自中国水利学会、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天津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湖北省水利厅、清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和三峡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9人组成。
首先,湖北省科技厅基础成果处彭泉处长宣读形式审查结论及成果鉴定批文,并介绍与会专家;随后鉴定委员会听取了研究小组成员伍鹤皋教授的研究成果汇报,认真审查了相关材料,并进行了质疑和讨论,一致认为该成果技术资料齐全、内容翔实、符合鉴定要求。研究成果系统完整、创新显著,总体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部分创新点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水电站压力管道和蜗壳结构是水电站安全和稳定运行的关键问题之一。我国已建和在建的一大批水电工程中,压力管道和蜗壳结构的建设规模已经超过设计规范。该项目在总结、提炼研究小组二十多年来承担的二十余项纵、横向科研工作所取得成果的基础上,以水电站压力管道和蜗壳结构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数值计算与模型试验,系统地研究了该类结构的工作机理、计算方法、实验技术和设计原则等一系列关键科学技术问题, 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研究成果已应用于三峡、龙滩、小湾、溪洛渡、向家坝、瀑布沟、金安桥、彭水、景洪等大型、特大型水电站,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武汉大学副校长周创兵教授对鉴定委员会各位专家的辛勤工作及对武汉大学多年来的支持表示了诚挚的谢意,并高度评价了项目组十几年来所做的工作及取得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