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0-01-01
安徽五道沟水文水资源实验研究基地是平原区大型综合实验研究基地。地处东径117°21′,北纬33°09′,位于安徽省蚌埠市北25km处的安徽省新马桥原种场境内,占地面积1.4万m2,紧邻京沪铁路和蚌埠—徐州公路。实验基地始建于1953年,实验站前身是青沟径流实验站,1963年改设五道沟径流实验站。几经改建扩建,1989年建成为淮北平原水文水资源综合实验研究基地;1998年成为安徽省水利水资源重点实验室的主要组成部分。
实验站经过50多年的发展,试验设备不断充实和改进,成为安徽省及淮河流域水文水资源水环境大型综合性基础实验研究基地。现状主要试验设施与常规观测试验项目有:
(1)主要试验设施
① 大型地中蒸渗观测室:观测室为圆形钢筋混凝土结构,高6.5m,地面下净深5.5m、内径11.0m。配有砂姜黑土、黄泛区砂壤土两种土壤的原状土样,有五种不同器口面积(即0.3、0.5、1.0、2.0和4.0m2),十五种地下水位控制埋深(即0cm、10cm、20cm、30cm、40cm、50cm、60cm、80cm、1.0m、1.5m、2.0m、2.5m、3.0m、4.0m、5.0m)各类地中蒸渗仪60套(其中含1套人工回填土)。除常规观测项目外,可开展“四水”转化、水文循环、农田排水指标、农作物对地下水的利用量、有作物和无作物潜水蒸发规律、水均衡分析、生态环境、水资源以及水资源价参数等专项实验研究。
② 气象观测场:主要为配合农田灌溉与排水、不同农作物的需水规律和水文水资源实验研究而进行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项目。
③ 径流实验场:主要由集水面积为800m2、10000m2、1.36km2互相嵌套的三个大、中、小径流场组成。径流实验场内设8个地下水位观测点,2个土壤水测点,探讨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平原产流、汇流规律和排涝模数等,为治理农田涝渍灾害、规划农田排水系统、低产土改良等提供科学依据。
④ 农田灌溉与排水综合治理实验区:实验区域约为10km2,其中综合治理农田667hm2,原种繁殖基地330hm2,主要开展农田排灌与水资源利用综合技术研究、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技术密切结合的节水增效技术研究及其示范与推广应用。
⑤ 农田土壤溶质运移分析及N、P、K化学分析设备。
(2)常规观测试验项目
① 径流实验:水位、流量、地下水位、土壤含水量、地表径流、入渗补给、潜水蒸发。
② 气象观测:风向、风速、E601型水面蒸发、温度、湿度、水汽压力差、饱和差、相对湿度、日照,地面以上0.7m、1.5m、10.0m不同高度梯度降水,地面及以下(即0~3.2m)不同埋深梯度地温。
③ 水文地质参数测试:给水度、降水入渗补给系数、潜水蒸发系数、径流系数、灌溉回归系数、田间持水量、饱和含水量、土壤容重。
④ 水文水资源研究辅助项目:作物生态、作物需水量、作物生长适宜地下水埋深、作物生长适宜含水量范围、适宜降水范围;土壤水消退规律、渗透系数;地下水点、面源污染;土壤常规有机质含量检测、机井检测、抽水试验和土壤墒情监测预报等。
2007年8月成为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五道沟实验研究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