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04-03-05
2003年,黄河水利委员会按照水利部党组的部署,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针对黄河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了综合治理与管理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新的成果,得到了新的启示,从而更加坚定了我们对黄河综合治理与管理继续进行探索与实践的决心和信心。
(一)开展了空间尺度上的调水调沙试验
2002年7月4日~15日,我们开展了黄河首次调水调沙试验,用26亿立方米的水把6640万吨泥沙送入了渤海。
2003年9月6日~18日,我们又开展了一次黄河调水调沙试验。这次试验比上一次试验具有完全不同的边界条件和操作方式。
2003年汛期,黄河流域普遍降雨,上中游干支流都发生了洪水。在小浪底水库以上发生的洪水,由于大部分来自黄土高原,所以洪水的含沙量比较高,一般为数十公斤至数百公斤每立方米,这种洪水进入小浪底水库和黄河下游都要发生严重的淤积。在小浪底水库至花园口之间,有两条大的支流,南岸的支流叫伊洛河,其中伊河上建有陆浑水库,洛河上建有故县水库。北岸的支流叫沁河,目前尚没有修建控制性工程。这两条支流所在的地区,我们通常称其为黄河上的“清水区”,因为在这一地区发生的洪水,含沙量较小,一般只有几公斤每立方米。这种洪水进入黄河下游后河道都会发生冲刷。
2003年调水调沙试验的指导思想,就是想方设法实现上述两种洪水在花园口断面的准确“对接”,最大限度地减少小浪底水库和下游河道的泥沙淤积。
首先,我们根据潼关洪水的测报,调度三门峡水库在小浪底库区形成“异重流”,待“异重流”行进至小浪底坝前并科学确定其在库区的停留时间,以利形成拦粗(沙)排细(沙),然后适时利用小浪底水库的不同泄水排沙孔洞塑造比入库洪水具有更高含沙量且粒径较细的洪水出库,同时根据沁河来水测报,对位于伊河上的陆浑水库和洛河上的故县水库进行实时调度。这样,来自于小浪底水库的“浑水”和来自“清水区”的“清水”在各自演进了100多公里后于花园口断面准确地对接成流量2400立方米每秒,含沙量30公斤每立方米的协调的水沙关系。
今年的试验,我们同样用26亿立方米的水,将1.207亿吨泥沙送入了渤海,输沙效率是上一次试验的2倍。实施这样的调水调沙,既避免了“清水”空载运行,又减少了小浪底水库和下游河道的泥沙淤积,同时还避免了小浪底库区汛后的高浓度排沙对下游河道的淤积。
(二)启动百日紧急水调预案,确保了黄河不断流
去年3月底,黄河干流龙羊峡、刘家峡、万家寨、三门峡、小浪底五大水库可供调节的用水量仅有41亿立方米,主要来水区产水量成为黄河流域有水文资料记录以来的最小值,同时上中下游灌区全部处于干旱状态,黄河再次面临断流的严重危机。
面对空前的压力和困难,黄委制定了《2003年旱情紧急情况下黄河水量调度预案》,经国务院同意,水利部批准实施。根据这个预案,首次在黄河水量调度工作中实行了行政首长负责制、省际断面流量和水利枢纽泄流控制责任制。与上述预案相配套,黄委第一次提出了《2003年旱情紧急情况下黄河干流龙门以下河段污染物总量限排意见》,有效遏制了黄河水质恶化的趋势。
为了实现黄河水量的“精细调度”,黄委组织开发的春、夏枯水调度模型及时投入使用,对调度方案做到了逐日、逐河段准确滚动分析,新建的引黄涵闸远程自动监控系统,有效地配合了枯水调度模型的运转,大大提高了对黄河下游用水需求及水量配置的控制能力。
通过实施一系列重大措施,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统筹兼顾了各方面的用水需求,并顺利实施了第八次引黄济津,确保了黄河在大旱之际不断流。
(三)实现了国务院确定的黑河分水方案
2003年,是国务院确定的黑河分水方案实现的标志年。这一年,黄委认真落实国务院批准的《黑河流域近期治理规划》和水利部的一系列部署,在甘肃、内蒙古两省(区)的大力协助下,全面完成了国务院确定的黑河三年分水方案,并使有限的黑河水资源充分发挥了最大的生态效益。
继2002年把黑河水送到了东居延海之后,今年再一次将黑河水送到了东居延海,并形成了比去年还要大的水面;
自1962年西居延海干涸之后,今年第一次将黑河水送到了已干涸40多年的西居延海。
经过黑河水资源统一管理和水量统一调度,黑河干流断流天数显著减少,下游沿岸地下水位普遍升高1~1.5米,沿河绿洲和胡杨林得到了有效保护,居延海周围重现生机,缓解了黑河流域特别是尾闾地区生态系统极度恶化的趋势。
(四)“淤地坝”亮点工程规划编讫,工程建设全面启动
“淤地坝”建设是水利部确定的2003年全国水利工作的三大亮点工程之一。黄委按照水利部的部署,全力以赴,夜以继日,以最快的速度编制完成了《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淤地坝规划》,并顺利通过了水利部审查,去年11月,在太原召开的黄河中游水土保持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