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04-10-11
回良玉作重要批示
翟浩辉强调大力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10月9~11日,全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会议在江西南昌召开。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作重要批示。水利部副部长翟浩辉在会上强调,要认真学习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批示精神,研究和把握新时期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客观规律,调整和完善工作思路与工作方式,紧紧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推进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做出更大的贡献。
翟浩辉全面总结了去冬今春全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进展情况。去年入冬以来,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明确任务,突出重点,加强领导,扎实工作,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取得了新的进展。但目前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老化失修,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没有大的提高,税费改革、“两工”取消后,由于投入及农田水利工程缺少强有力推动等问题,近几年又有明显的滑坡,远远适应不了抗御水旱灾害的需要。对此,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并切实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翟浩辉深刻阐述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面临的形势和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已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农村税费改革和粮食安全都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密切相关,要全面客观地分析当前的形势及其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影响。一是必须正确认识农村税费改革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关系。
农村税费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为解决“三农”问题而提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具体措施,两者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农村税费改革有利于促进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增加各级政府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投入;有利于规范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程序,避免“政绩工程”和盲目建设;有利于加快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制度的改革和创新。二是必须认清,粮食安全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一次极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粮食安全是关系社会长治久安的重大问题,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实践证明,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主要途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解决粮食安全问题,除应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外,主要应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加旱涝保收面积,提高现有耕地的产出率。
根据对这两个方面新形势、新情况的分析,当前急需从政策措施上进一步研究并在实践中落实好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切实增加政府投入问题。政府增加投资有以下四点原因: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公益性特点决定其必须纳入政府的公共财政框架;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的需要;扶持和引导广大农民自觉自愿地投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需要;适应加入世贸组织要求,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需要。要从多方面阐明增加政府投入,特别是增加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投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专项投入,并逐步通过政策、法律等形式固定下来,最大限度地发挥政府资金的扶持、引导和带动作用。二是充分发挥受益农户的积极性问题。要研究和完善发挥受益农户积极性的政策措施。三是推进民营水利发展问题。
在部署2004-2005年度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重点时,翟浩辉强调,面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2004-2005年度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必须以保障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重点而大力开展。各地要根据自身的情况,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确定工作重点。西部地区要围绕改善基本生产条件和生存环境,搞好生态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重点建设抗旱水源、牧区水利、人畜饮水、水土保持、小水电代燃料和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大力推广节水灌溉,建立退耕还林、退耕还牧、退牧还草的水利保障体系;中部地区要围绕稳定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优势产业带建设和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大力发展节水灌溉,重点搞好以节水为中心的灌区改造,提高农田排涝标准,建设功能完备的农田水利体系;东部地区和大城市郊区要围绕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小城镇建设、乡镇企业发展、出口创汇农业和旅游观光农业的发展,建设现代化的农田灌排体系、高标准的农村供水体系和优美的农村水环境体系。从全国来说,要重点做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以解决抗旱水源为重点,抓紧修复水毁工程。在规划修复水毁工程尤其是防洪工程时,必须尊重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