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科学讲坛】第40-42讲:北京大学刘永教授等学术报告通知

发布时间: 2024-04-10

报告一题目:“湖泊-流域”系统模拟:进展与挑战

报 告 人:刘  永  教授

邀 请 人:刘  攀  教授

时     间:2024年4月10日(星期三)下午3:30

地     点:水资源国重大楼A区202会议室

报告人简介

刘永,北京大学教授、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国家环境保护河流全物质通量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湖泊-流域过程与调控。主持国家水专项、青年973、基金委优青等研究项目,在Nature Geoscience等期刊发表SCI论文150余篇,出版第1作者专著5部,获中国青年科技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等。兼任教育部科技委土木、建筑与水利学部委员,中国地理学会湖泊与湿地研究分会副主任、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水环境分会副主任、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湖泊分会副理事长,Limnology and Oceanography副主编、Journal of Great Lakes Research副主编、Environmental Systems Research副主编,湖泊科学、环境科学学报、地理科学等期刊编委。

报告简介:

湖泊富营养化是全球水环境领域面临的长期挑战,富营养化响应与流域优化决策模型是制定经济和高效调控方案的关键。针对上述问题,构建了包括3个不同尺度的模型体系与AI for Water框架,揭示了湖泊内循环的长短期机制,开展了多个国家重点湖库的源解析、内循环机制与精准治理研究。同时提出研究展望:①基于多源数据融合与机器学习算法以提升湖泊的短期水质预测精度;②以生物量为基础的机理模型与行为驱动的个体模型的升尺度或降尺度耦合以表达多种尺度的物质交互过程;③机器学习算法与机理模型的直接耦合或数据同化以降低模拟误差;④时空尺度各异的多介质模拟模型融合以实现精准和动态的优化调控。


报告二题目:基于人-地耦合的气候变化下水资源风险

报 告 人:覃  栎 研究员

邀 请 人:刘  攀  教授

时     间:2024年4月10日(星期三)下午4:00

地     点:水资源国重大楼A区202会议室

报告人简介

覃栎,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员、预聘副教授,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计划入选者,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围绕全球化背景下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探索,重点开展气候变化及碳中和下的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耦合风险相关研究。近年来相关工作以第一及(或)通讯作者发表于Nature Water (2024, 2023)、Nature Climate Change (2022, 2020)、Nature Sustainability (2019, 2018)、 PNAS (2017)等期刊,担任Earth's Future, Climatic Change, Earth System Science Data, Sustainable Horizons 等国际期刊副主编、编委。

报告简介:

水资源安全是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核心,识别人为活动对气候变化下水资源供需失衡风险的响应和调控机制是应对气候变化下水资源风险以及由此导致的能源安全和粮食安全问题的关键。针对上述问题,①发展人为需水过程表征模型,提升对水资源供需失衡风险的空间认知;②构建细分水资源类型与灌溉农业的耦合模型,揭示灌溉农业与融雪径流的时空错配机制;③建立水资源风险的气候-水文-农业-经济传递模型,厘清水资源风险的跨区域-跨人群传递效应。


报告三题目:青藏高原冰冻圈河流水沙通量变化初探

报 告 人:李东锋 研究员

邀 请 人:刘   攀  教授

时     间:2024年4月10日(星期三)下午4:30

地     点:水资源国重大楼A区202会议室

报告人简介

李东锋,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博雅青年学者,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入选者。主要研究兴趣包括:(1)土壤侵蚀与流域水沙变化;(2)生态水文与河床演变;(3)冰冻圈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4)梯级水电开发的生态环境效应与调控。以第一/通讯作者在Science、Science Advances、Nature Geoscience、Nature Reviews Earth & Environment、GRL、WRR等期刊上发表论文15篇。受邀担任权威期刊JGR: Earth Surface副主编、Hydrological Processes编委、Geomorphology和ESPL专刊主编等。

报告简介:

全球变暖背景下,全球冰冻圈流域的冰川正在退缩、冻土正在退化,直接影响水文过程,泥沙来源和河流输沙,从而对水电开发与运行、河流水质以及能源、粮食和环境安全产生较大影响。本报告重点以“青藏高原”地区为例,探讨气候变化下冰冻圈河流的水沙通量变化规律-机理-模拟-影响,并将其与全球其他高山地区和北极地区的水沙变化进行对比,同时展望未来“泥沙拐点”问题。


欢迎相关专业教师和研究生的光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