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4-04-16
一、基地简介
水资源工程与调度全国重点实验室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依托武汉大学深厚的水利学科资源建立而成,是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和新时代水利精神的有力阵地。水资源工程与调度全国重点实验室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位于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299号武汉大学校内,总用地面积约1400平方米,馆内展教面积300平方米左右。
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一代又一代水利科技工作者胸怀祖国、情系人民,大力弘扬和践行科学家精神,始终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需要,书写出一篇篇水利人生华彩篇章,为中华民族水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水资源工程与调度全国重点实验室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常设展厅有科学家精神专题展厅、现代成果展,还设有水利打卡广场、科普报告厅等学习交流活动区域。常设展厅分为“秉承·初心”“ 致敬·先驱”“薪火·相传”“奋斗·答卷”等四个展区。水利打卡广场建有水元素特色打卡墙,水资源造型园艺。科普报告厅设有252个座位,是举办科普论坛、学术交流和影像展示的主要场所。水资源工程与调度全国重点实验室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主要以展览、交流、实验等多种形式,开展科学家精神、新时代水利精神等宣传教育和科学传播活动,以现代化的展示手段,集参观体验、展示互动、学习交流等于一体,使公众和青少年在一个个水利故事中学习科学家精神,感受水利科技的魅力,体验学习的乐趣。
二、基地线上参观
秉承初心展区
新中国成立以来,百业并举,科技先行。在中国共产党的感召和领导下,水利科技工作者义无反顾地投身我国水利水电建设事业。这些珍贵的图片1952年,武汉大学水利学院应运而生。几经变革发展,历经几次更名后,于2000年四校合并,成立新的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也重组面世。依托武汉大学水利积淀,2003年立项建设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武汉大学与长江设计集团,2023年3月获批建设“水资源工程与调度全国重点实验室”。
在发展历程中,不断涌现出系列重要成果,产生重大理论、现实价值;黄河小浪底、三峡工程、南水北调等大型水电工程建设中面临的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取得重大突破。作为全国老牌水利高校,武汉大学涌现出一大批水利科学家和学科奠基人,为国家不同阶段水利需求提供“武大智慧”,逐渐积淀了科学家精神和新时代水利精神。
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科学家精神的核心要义: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治水重要论述指引下的生动实践中,催生了 “忠诚、干净、担当,科学、求实、创新”的新时代水利精神。
新时代水利精神在做人层面倡导“忠诚、干净、担当”,新时代水利精神在做事层面倡导“科学、求实、创新”。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培养造就了一代又一代艰苦奋斗、勇于奉献、的水利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水利奇迹。
致敬先驱展区
全国重点实验室秉承矢志报国的担当使命,涌现出一批胸怀祖国、矢志创新的科学家,引领培育新时代水利精神和科学家精神。他们以科研对接国家重大需求;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并重;推动学科建设稳步实施。工程水文及水资源、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水工结构工程、农田水利工程4个学科获得国家首批博士、硕士的授予权。叶守泽、张瑞瑾、谢鉴衡、王鸿儒、张蔚榛为首批博士生指导教师。
(1)水工结构专家王鸿儒
王鸿儒教授长期从事流体力学及水工结构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是老一辈水工建筑学科带头人,较早提出新的水工结构有限元计算方法,开发出复杂岩基三维弹塑性计算程序。1981年被批准为博士生指导教师,培养了南昌大学周创兵教授、武汉大学陈胜宏教授等杰出学生。多次参加柘溪、五强溪等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的选坝会议及三峡工程的可行性报告审查工作,对丹江口、葛洲坝以及湖北省若干大、中型水利工程提出过合理化建议,为国家节省大量工程投资。
(2)水利专家张瑞瑾
我国著名教育家、水利专家,长期致力于河流泥沙运动基本理论和实际工程应用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20世纪40年代,张瑞瑾教授通过分析重要水文站的观测数据得出黄河年均挟带泥沙量约为15亿吨的科学数据;50年代提出泥沙沉速和泥沙起动等计算公式;60年代提出水流挟沙力公式,参加了由周恩来总理亲自主持的治黄规划工作会议并任治黄规划组副组长;70年代,参与葛洲坝工程设计,提出了解决船闸上下游引航道泥沙淤积的基本途径“静水过船,动水冲沙”方案;80年代初,曾担任三峡工程泥沙研究协调组组长,为以后三峡工程泥沙问题的研究解决做出了贡献。丹江口水库、三门峡工程等比较大型的水利建设工程中几乎都有张瑞瑾忙碌的身影。20世纪50年代,他参与创建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张瑞瑾根据中国国情首创了当时世界上唯一的河流泥沙及治河工程本科专业,为我国在该专业的研究工作始终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发挥了重要作用。
(3)水文学专家叶守泽
我国著名水文学家和教育家,是学院水文专业的创建者之一。叶守泽教授长期从事水库调节计算和暴雨洪水理论与应用的研究,在径流调节、暴雨洪水、水文统计等传统水文学科取得丰硕成果,在水文非线性理论与方法、水文系统识别、水文风险分析等方面进行了开拓性研究。
(4)冯尚友 水文水资源专家
冯尚友教授从事水文及水资源教育半个多世纪。他于上世纪组建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水利计算教研室、水资源教研室和水资源研究室,1982年主持设立“水资源规划及利用”本科专业并在全国率先招生。冯尚友教授在水资源系统工程的理论方法与应用方面造诣颇深, 60年代主要从事水能利用和水电站经济运行研究,80年代率先在水利水电领域开展多目标决策理论与方法、多目标递阶分析及其应用研究,90年代起全身心投入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在水电能源优化、多目标决策理论方法及其应用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领域卓有建树。
(5)张蔚榛 水利专家
张蔚榛院士,是我国著名农田水利和地下水专家,在农田排水、渗流计算、土壤水与地下水动力学、盐碱地改良等方面取得了大量开拓性研究成果。张蔚榛教授主持筹建我国首个农田水利实验室,创立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理论体系等重要理论。他发展了地下水资源评价理论和计算方法,科学阐述地下水资源的概念,并由此在国内建立了正确的地下水资源概念。作为我国最先应用并发展势能理论的学者之一,张蔚榛教授率先应用该理论研究非饱和土壤水运动,解决灌溉、排水问题等。
(6)河流泥沙专家谢鉴衡
我国河流泥沙及治河工程专业创始人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主编我国最早的一套完整的河流泥沙工程学教材,解决黄河下游水沙调控、长江防洪及葛洲坝工程、三峡工程等国家重大工程泥沙问题,为江河治理及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做出突出贡献。近半个世纪,谢鉴衡教授深耕黄河泥沙治理,其关于黄河演变的理论研究及治理思路,为数十年治黄工作提供重要指导;首创“裁弯取直计算方法”,为下荆江系统裁弯工程规划奠定根基;曾主持长江葛洲坝枢纽泥沙问题的研究,用“静水过船、动水冲沙”的方案成功地解决了葛洲坝工程引航道泥沙问题;作为三峡工程论证泥沙专家副组长,参与并领导了三峡工程问题的研究,主持完成的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发展河流模拟新技术,成果在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治理中广泛应用。
(7)施工导截流专家 肖焕雄
我国施工水力学学科的奠基者。曾任三峡工程论证施工专家组专家、三峡重大科技攻关施工专家组专家等。肖焕雄教授深耕水电工程领域50余年,带领团队创建中国施工水力学方向,建立新型截流理论体系和施工导流风险决策理论体系,先后参加长江、黄河、珠江等流域上众多特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作为三峡工程论证专家组和三峡工程重大科技攻关专家组成员,从1993年开始便围绕三峡工程中出现的技术难题进行技术攻关,为三峡工程的顺利建成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许多研究成果在大江截流蓄水过程中得到了应用和验证。
(8)农田水利专家 茆智
中国节水灌溉研究与开发领域先行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致力于农田灌溉基本理论和应用研究,成果填补多项国内外空白。茆智教授默默扎根节水灌溉理论研究与技术开发,为国家水资源开发与利用特别是农业节水灌溉做出了突出贡献。研究成果覆盖水稻水分生产函数及稻田非充分灌溉原理、水稻节水灌溉与水肥综合调控、农业节水减排理论、农田面源污染治理和高效削减技术等,1992年至2001年间其成果便已在河北、湖北、广西、宁夏等地160多万公顷农田推广应用,在粮食稳定增产的基础上节水13亿立方米,产生巨大经济效益,截至目前成果仍持续惠及我国水稻灌区。2000年,作为全球唯一获奖人荣获国际灌排委员会授予的“国际农业节水技术突出贡献奖”;被美国传记研究院评选为“近25年全球500名突出成就学术带头人”之一。
薪火相传展区
实验室新时代科研人员积极弘扬科学家精神,践行科学报国、强国的使命。二十年来,实验室取得22项国家科技奖励、300余项省部级科技奖励,主持国家科技奖励二等奖8项,省部级科技奖励特等奖、一等奖 42项。下面是目前实验室16个科研团队,有夏军院士团队、周创兵院士团队、李典庆团队等。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奋斗,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担当。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上,水利科技工作者将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砥砺“以身许国”的勇毅担当,激扬“敢为天下先”的创造豪情,勇立潮头、锐意进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三、基地线上VR展厅地址
水资源工程与调度全国重点实验室全国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线上展厅
四、基地参观预约
基地地址: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299号武汉大学工学部水资源国重大楼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五(工作日)上午9:00-11:30,下午2:30-5:00,参观请提前预约
咨询方式:电话027-68772275,电子邮箱wrhes@whu.edu.cn